「在中國前三大的包頭鋼鐵廠採訪一個上午,鼻孔就出現了一圈黑塵。包頭在五十年前原本只是個沙漠中的一片綠洲,
遊戲娛樂城
靠著中國「一五」的重工業發展,由一個不到八萬人的西北邊陲小鎮,如今發展成為中國少數民族地區最大的工業城市。 這也是中國經濟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一頁,畢竟偏遠的國土仍需要灌溉。美國是靠著開放賭博救活了拉斯維加斯,但是新中國硬是打造出「草原鋼城」,而且出了包頭市區,車開過黃河大橋,就是中國最美麗的三大沙漠之一–「響沙灣」,比內華達的沙漠好看五倍。
二戰後靠重工業振興經濟
包頭,是蒙語「包克圖」的諧音,意思是「有鹿的地方」,因此包頭又稱「鹿城」。目前包頭市轄下有九個旗、縣區,其中包括了市區裡的「昆都崙」、「青山」、「東河」三個區,石拐、白雲鄂博兩個礦區等,全市總面積達二萬七千六百九十一平方公里,如此大的市區面積,像從飯店所在的昆都崙,要到老回民雲集的東河區採訪,光是區和區之間的一條馬路,開車至少都要四十分鐘,讓人見識到什麼是草原城市的遼闊。
市區人口包括蒙古、漢、回、滿、朝鮮、達斡爾、壯等三十七個民族,人口一百九十六.二三萬,比五十年前增加了二十倍,其中蒙古族有五.三萬多,
線上二十一點
也讓包頭市區漢文、蒙文共存,
戰神塞特
而城市占地面積也從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九七年擴大了近三十倍。
包頭為什麼可以從草原興起?首先,是「強市先強工」的策略奏效。中國大陸五十年前「第一個五年計劃」開始實施時,在蘇聯專家規劃的一百五十六項全國重點建設專案中,就有六項放在包頭。按照規劃,要建設經濟發展的城市,還是要先強工業,舉全市之力來振興工業。 中國從「一五」時期六個國家重點專案的興建︵同一時期,臺灣的「十大建設」的大煉鋼廠還在構想階段︶,一直到九○年代包鋼四號高爐等大批新項目的投產,經過四十多年,包鋼的經營效益也一直排在全中國前三位。四號高爐、五號焦爐的產品,還遠銷歐美、日本、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。
位於包頭的第一機械製造廠是中國最早興建的中型坦克製造廠,原先是中國主戰坦克的生產基地,後來開始發展機械製造業。而當軍工製造技術轉為民品技術時,也培養造就出一大批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員、管理人員和熟練的技術工人隊伍,像第一機械廠生產的「北方—賓士」載重車,現是已成為中國八至二十噸卡車中最高檔次的產品。
內蒙綠化最徹底的城市
內蒙古排名二十大的企業中,包頭就占了八家,豐富的人力資源和較強的研發實力,都是包頭「強市先強工」所打下的工業基礎。隨著大企業的發展,包頭發展壯大,包頭的資源也隨之開採出來。
一九二七年,
角子老虎機
地質學家丁道衡首次發現白雲鄂博鐵礦,而包頭「稀土」資源儲量豐富,
線上捕魚機
居世界首位,讓包鋼稀土一廠成為世界最大的稀土鐵合金生產廠,已有一七十多種、三百多個規格的產品,產量和品質均居全國第一。
深究包頭工業基礎可以成形,關鍵還是在工業發展的同時,市區也開始同步規劃。 車行包頭市區,到處可見水管灑水的畫面,主要就是引黃河之水來綠化市區,讓現在綠化覆蓋率達二一.四八%!特別是在面積如此廣大的土地上,讓包頭的「綠」在內蒙古城市中顯得特別耀眼。而現代城市的交通、通訊、排水、供電、供氣等建設,包頭也全都跟上,讓城市環境有了很大改善。
內蒙古工業航母
從「強市先強工」再做到「強工先強商」,包頭在二○○二年時,已提前兩年實現「十五」計畫的目標,包頭希望在「十一五」時,工業實力不僅繼續雄據內蒙古首位,成為內蒙古名副其實的「工業航母」。在二○一○年時,也冀望工業投資總額可以達到一千四百億人民幣,工業占全市GDP總量的七○%以上,對財政稅收的貢獻率超過七○%。
有這樣的成績,也難怪近年來包頭代表著中國大陸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的偉大勝利」。但值得憂慮的是,在包頭快速發的同時,要如何繼續做到民族的融合。
目前漢族在包頭人口居絕大多數,
冠天下娛樂城
兩百萬人口有一百八十萬;另一方面,包頭的宗教也是回、佛、道,甚至基督教共存,在都市持續開發規劃的同時,如何保護弱勢族群、保存包頭原有的特色,將是包頭下一步的挑戰。 包頭競爭優勢 地處華北北部,是中國西北、華北地區結合部,也是華北地區通往西北地區的交通、通訊、商品集散的樞紐,通往蒙古、中亞等國的重要通道。 包頭──從資源型城市轉向商業發展 發展歷史:古代為北方少數民族遊牧之地,清嘉慶14年(西元1809年)建包頭鎮,旅蒙商也在這裡聚集,成為塞外重要的水旱碼頭和皮毛、糧食集散地。1949年,包頭市有9萬多人,經過近半個世紀的艱苦創業,1998年的工農業總產值達到386.54億元,其中工業產值占93.3%。包頭市的工業總產值占內蒙古自治區近1/3。
主要資源:包頭市礦產資源蘊藏量豐富,白雲鄂博大型鐵礦是世界罕見以鐵、稀土、鈮為主的多金屬共生礦,其稀土儲量居世界首位,鈮儲量居全國首位,世界第二位。包頭附近也有許多旅遊景點,五當召是藏傳佛教名寺,與西藏的布達拉宮、青海的塔爾寺齊名。從包頭出發,北上可觀賞茫茫千里的草原風光,南渡黃河可領略響沙灣的神秘情趣,參謁一代天驕成吉思漢的陵寢。
經濟活動:包頭是1984年國務院首批確定的全國十三個較大城市之一,經濟總量占自治區的1/4強。「九五」是包頭經濟發展較快的時期之一,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1.1%,分別高於全國、全區2.8和1.1個百分點;進入「十五」以來,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加快,2002年,全市國內生產總值333億元,增長20.06%。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980元,增長18.7%。工業增加值100.86億元,工業的增加值和實現利稅分別長期占據內蒙古工業增加值和利稅的1/4以上,工業稅收占到全市稅收的65%。
臺商機會:包頭地處華北北部,是中國西北、華北地區結合部,也是華北地區通往西北地區的交通、通訊、商品集散樞紐,更是通往蒙古、中亞等國的重要通道。以包頭為中心,可輻射周邊11個省、自治區,30多個較大城市和眾多中小城市,人口約4億多人,不管是民生用品和通訊產品都有一定的市場。
都市人口:人口230萬,居住著蒙、漢、回、滿、達斡爾、鄂倫春等43個民族。 地理位置:地處內蒙古西部,北與蒙古接壤,南臨黃河,東西分別與土默川和河套平原相連,陰山山脈橫貫中部,是中國連接華北與西北地區的重要樞紐。 氣候變化:包頭地處中溫帶,年平均氣溫6.4℃,夏季氣候涼爽宜人,是理想的避暑勝地。 如何到達:包頭有「塞外通衢」的美稱,京包、包蘭鐵路連接著華北和西北,公路四通八達,航班可直達北京、武漢、廣州、上海、西安 、深圳等多個城市。包頭市「海鐵聯運」大型集裝箱站,可以把貨物經鐵路運往天津港,直發世界各地。
文章源自於數位時代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