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ephus Pitch,對棒球迷或許是個少見、甚至有點陌生的名詞,不過如果說到它的中文譯名「小便球」或「慢速魔球」,相信大家腦中都會浮現那個自由落體小白球的畫面,就像這樣:
"Eephus"這個名詞的由來 根據文獻記載,最早投這種球路的是1890-1903年活躍於國家聯盟辛辛那提紅人隊、1899年拿下單季17勝的右投手Bill Phillips,不過這種球路真正廣為人知,可要等到四十多年後的海盜名投Rip Sewell(下圖)。
事實上"eephus"是個沒有意義的英文單字,那為什麼要叫做Eephus Pitch? 話說生涯拿下143勝的Rip Sewell在1941年一度投得掙扎,不幸的是他後來在一次打獵意外中,被同伴誤射14顆鋼珠子彈,其中右腳大拇指的傷勢一度危及他的投球生涯,讓他原本的速球和曲球威力大打折扣,於是他知道,是該增加新球路來作點改變了。 Rip Sewell試著用三根手指來控制球(下圖),將球往天空丟,據目測最高約有25英呎,大約7.6公尺,真的有兩層樓那麼高,接著以超級誇張的弧度和快速旋轉,掉入本壘板。雖然當時還沒有測速槍,但一般認為他的球速最快也不會超過時速50英哩。
當海盜總教練Frankie Frisch第一次在比賽中看到Rip Sewell對老虎外野手Dick Wakefield投出這種球路時,他簡直是傻眼,「這什麼鬼啊?」他問Rip Sewell的隊友Maurice Van Robays。 Van Robays很不屑地回說:「Eephus又沒有什麼,這就是個什麼都不是的球路。」,只是當時沒有人真的瞭解Van Robays說的"eephus"到底是什麼意思,以至於後來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有人猜測他要說的其實是希伯來文的“efes”,也就是「零」的意思,不過至少Rip Sewell的努力沒有白費,他後來投了兩個20勝的球季,而"Eephus Pitch"也就變成這種球路的專有名詞。 以下是Rip Sewell的投球片段,這一球在1946年明星賽被神人Ted Williams打成全壘打: 其實這個名詞不算難記,"eephus"會讓人想到"elephant",想想小白球大弧度慢慢上升到高空,再緩慢飄下來的場景,像不像綁著氣球的大象在天空中飄? Eephus Pitch真的不入流? 很多人認為Eephus Pitch不入流,它就像是慢速壘球、或是小孩子在路邊玩耍時投的那種球,這不該是職業棒球的玩意兒。事實上好像也是如此,在棒球選手成長的過程中,追求體格茁壯、協調性佳、球速更快,這是天經地義,就像人要吃飯喝水那麼自然。我們看過太多太多選秀會或小聯盟被稱為頂級新秀的投手,他們不一定要有優異的控球能力或強大的變化球,但十之八九都有不錯的球速,或是球速繼續增長的潛力。 把球越投越慢?別傻了。 但當你在職棒圈打滾久了,你會發現不管用什麼方法,能解決打者的才是王道。不單單對Rip Sewell這種受過傷、投不快的投手是如此,
QT電子娛樂城
事實上有很多球速夠快的投手也這麼想。 從某個角度來看,投球其實就是一種混淆打者timing的遊戲,因為進壘點再怎麼邊邊角角,總是得經過好球帶才能被判好球,而好球就有被打者狙擊的機會,所以除了要把角度和進壘點投得更刁鑽之外,如何破壞打者的揮棒時機,是每個投手從小到大必修的功課。 就像前面提到追求球速的道理一樣,當投手的球速超過打者正常揮棒的速度之後,打者必須提前揮棒或加快揮棒速度,
金旺娛樂
這時投手就容易在投打對決當中占到上風。當然如果投手在打者努力跟上球速的同時塞幾顆慢速變化球,這會讓打者更難鎖定、適應和調整揮棒時機。 AP 所以反過來說,當投手球速慢到遠超過打者的正常揮棒機制時,對於造成打者揮棒失敗的效果,其實跟速球是一樣的。這也就是Rip Sewell的邏輯,受傷後投不快的速球,若能搭配球速特慢的Eephus Pitch,不但能讓打者打不好,更讓他原本球速平平的速球,在打者眼中好像又快了好幾英哩。 此外,Eephus Pitch除了破壞打者的揮棒時機之外,這種球路其實不好揮擊。當然你可以觸擊,但如果投手將Eephus Pitch夾雜在其他正常的球路中,打者就不容易抓住時機改握短棒,況且這種從天而降的球雖然慢,卻遠比想像中更難點得好。 Eephus Pitch就像「不是蝴蝶的蝴蝶球」? 曾經有人形容Eephus Pitch就像「不是蝴蝶的蝴蝶球」,仔細去想,
線上娛樂城
兩者確實有相似之處。這兩種球路都是偏慢速,投球時手臂不必太費力,但蝴蝶球因為不會旋轉,所以會隨氣流像蝴蝶一樣亂飄。 相較之下Eephus Pitch好像弱掉了,但其實還是要看投手怎麼搭配。好比一個以蝴蝶球為主的先發投手,打者在比賽過程中總有慢慢適應的時候,一旦氣流減緩或沒控制好,打者就能逮住機會漂亮揮擊。 同樣的道理,Eephus Pitch雖然沒有蝴蝶亂飛的投球軌跡,但光靠30-40英哩以上的速差就足以混淆打者了。不過可別不信邪,一而再、再而三地戲耍打者,否則一定會吃大虧。下面就有一個很好的例子。 本文一開始第三個GIF檔,投球的是Orlando "El Duque" Hernandez,打者是當時效力遊騎兵的Alex Rodriguez。「公爵」先投一顆偏高的Eephus Pitch被判壞球,下一球他不信邪,修正後再來一顆一樣的球路,結果被A-Rod打出左外野全壘打牆外。球速慢是Eephus Pitch的致勝點,但也是致命傷,因為它夠慢,所以打者一旦適應,
體育投注
後果是不堪想像的。影片如下: 但話說回來,相較於前面提到的速球或蝴蝶球,Eephus Pitch還有一項優勢:它更能誘使打者揮棒。因為棒球比賽中打者的本能,就是要揮擊看得更清楚的球,這就是為什麼內角高球容易釣到打者出棒的原因。而Eephus Pitch也是一樣的道理,因為它又高又慢,打者看得夠清楚,也有充分等待的時間,相當程度提高了出棒的意願,
戰神賽特攻略
但往往揮棒之後才發現打擊timing還沒調慢,自然打不好。 另外Eephus Pitch還有一個好玩的地方。因為投手必須將投球姿勢放慢,才能投出這麼慢的球,所以打者通常能在投手的球離手前,就能從投球姿勢判斷是Eephus Pitch。這點跟蝴蝶球有異曲同工之妙,就是讓打者明知你的球路,卻不容易打好。不過反過來說,對投手而言,要突然放慢投球姿勢,與原本的投球機制完全背離,其實也是非常大的考驗。 潛藏在投手內心深處的終極魔球 為什麼說Eephus Pitch潛藏在許多投手的內心深處?事實上一些球速夠快、變化球種夠多的投手,他們也常在比賽中用慢速球來戲耍對方打者。網友都看過達比修有在比賽中投時速70英哩上下的慢速曲球,事實上他投這種球的頻率遠超過你的想像。根據統計,2012年達比修這種球路投了有274次之多。下面影片中,這一球的球速只有59 mph: 對於變化球種如此豐富的達比修,都想再多一顆超慢速球來擾亂打者了,很多投手當然也有一樣的想法。就像大投手Mike Mussina在2008年投這種平均時速69英哩的大曲球也有251次之多,此外Kevin Correia、Livan Hernandez也都榜上有名。 不過大家有注意到我的措辭嗎?我開始稱呼達比修和Mussina投的是慢速曲球了。沒錯,在美國,很多媒體還是習慣將這種球速不到60英哩的慢速球統稱為Eephus Pitch,不過相較於古早時代那種從二樓掉下來的球,近代投手的慢速球就沒有那麼誇張的飛行弧度,就軌跡來看,要說是慢速曲球會比較貼切。 近代其實有不少投手會投這種慢速球來擾亂打者,例如馬林魚的Henderson Alvarez: 之前效力勇士的Paul Maholm: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iframes. Randy Wolf這一球的球速竟然只有49mph: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iframes. Alfredo Simon投到連Torii Hunter都笑場了: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iframes. 不過Alfredo Simon下面這一球只有47 mph,砸到Edwin Encarnacion根本不痛不癢: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iframes. 注意到了嗎?MLB官網還是把上面的投球稱之為Eephus Pitch,不過嚴格來說,跟以前那種從天而降的球比起來,這更該說是慢速曲球。 至於近代真正夠資格稱為Eephus Pitch的,恐怕是日本火腿鬥士隊投手多田野數人,日本媒體為他的球路取了一個超炫的名字,叫做「晴空塔魔球」: 事實上之前多田野之前因為疑似演出男同性戀A片,而在學校畢業後被日本職棒拒於門外。他後來先加入克里夫蘭印地安人,
老子有錢娛樂城不出金
小聯盟時期一樣因為Eephus Pitch受到媒體注目: 結 語 忘了說,Eephus Pitch還有另一個好處,就是對觀眾和球迷非常具有娛樂效果。話說回來,雖然近代許多投手的慢速大曲球,提醒我們回想從前那種「從天而降的慢速魔球」的美好,但大聯盟哪一天能再出現正宗的Eephus Pitch呢?相信不光是我,許多棒球迷也在引頸期盼。 不過如果要問我,什麼才是史上最強的Eephus Pitch?日本阿伯的這一球當之無愧啊: 多年前在網路上看到,至今依然難忘。阿伯這個才叫做真正的魔球啊~~ 歡迎加入Facebook「邁阿密馬林魚臺灣應援團」! (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taiwanesemarlinsfanclub/) 大聯盟最新資訊請詳Facebook粉絲專頁「MLB Dugout」!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