透過「資訊代理人」,讓數位學習沒有距離


賓果賓果

「前幾天,社區裡一位電腦研習學員打電話給我,說電腦無法開機,要我過去看看。去了之後,其實沒太大問題,做了幾個簡單設定,順道還幫他設定msn自動登入。重新開機後,他看到在南部唸書孫子的照片出現在螢幕上,興奮地不得了,於是透過視訊,爺孫倆就這麼聊了起來。不一會兒,在美國的老二也出現在msn的視窗,甚至還打了遠洋電話,把在大陸的老大也call了過來,加入這場突如其來的家庭團聚。在小小的液晶螢幕前,只看到這位學員和老伴兩人熱淚盈眶,頻頻拭淚。」新竹福興社區資訊代理人林文贒分享他的經驗。

其實類似林文贒這樣的資訊代理人,目前在臺灣有一百多人,主要是透過各地上網服務處的號召而加入行政院研考會的「資訊代理人計畫」。

根據行政院研考會副主委葉匡時指出,臺灣是全世界個人電腦的最大製造國,將近有一半的電腦是在臺灣生產;另一方面,臺灣家庭的電腦與網路普及率,平均每100戶家庭中就有85戶擁有電腦、78戶有上網設備,而懂電腦(73.4%)、會上網(68.5%)的民眾更高達七成左右,顯示我國不僅在硬體上有競爭力,民眾的資訊化能力也已具相當實力。

但在資訊化的過程中,有些人因為性別、年齡、教育程度或是沒有機會學習而產生數位落差的情況,這些資訊弱勢族群也可能是自己的父母或兄弟姊妹。但「不會使用」或是「較少使用」,並不表示他們沒有這方面的需求。「往常,要去看醫生前會上網掛號,要坐火車時就上網查時刻表,順便搞定位子。這對我的生活而言是再自然也不過的事,完全無法想像做任何事都得大排長龍。自從上了資訊代理人的課程後,才發現在網路如此便利的時代中,

金旺娛樂

還有一大群人完全隔絕於網路世界之外,同時也是需要被幫助的族群。」一位資訊代理人說。

為讓這些不會使用電腦及網路的民眾也能享受資訊化的服務,研考會自去年開始推動「協助社區建置推廣資訊代理人計畫」,在全臺各地提供25個上網服務處及招募129位資訊代理人,並於今年2月21日舉辦成果展及頒獎活動,

5298娛樂城

奬勵績優的上網服務處及資訊代理人。經過一年來的努力,總計資訊代理人服務件數已達3650件,協助民眾使用「民眾e管家」的也有900件以上。

「自從知道網站上會提供許多好康訊息後,

運彩場中

到服務處的第一件事就是查詢今天哪裡有免費的試吃活動、藝文活動,或是二手商品拍賣?查詢好康訊息也成為生活的一部分,

DG試玩

好玩又有趣。」一位受服務民眾說。「聽人家說,用電腦就可以直接互相看到影像,再遠也不成問題。」為了要看在大陸的孫子,

TFG體育

六十多歲的詹爺爺從握滑鼠開始學起,現在不僅會收發電子信件,甚至還會使用即時通、skype影像通話。

不管是基於需要、還是查詢生活資訊,正因為有一群資訊代理人持續地投入熱情與協助,才得以讓更多需要幫助的資訊弱勢族群,也能有機會享受到資訊科技所帶來的便捷服務,相信這才是縮短數位落差的最終目標。

文章源自於數位時代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