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論環境如何變動、勢力版圖怎麼變遷,道奇隊製造勝場的節奏,依舊如太陽永遠只從東邊升起般 — 永恆的穩定。過去九季,他們年年進季後賽、拿下八次分區冠軍、六次晉級聯盟冠軍戰、三度闖進世界大賽、一座總冠軍。而且,每一季勝率都超過0.562(91勝)、主場觀眾數也是年年稱霸 — 或許不喜歡這支球隊的人,仍會繼續用「這九年也只拿一冠」雞蛋裡挑骨頭(順便遺忘其中兩次的世界大賽,對手都曾被聯盟抓獲作弊證據);不過,綜合所有主客觀依據,洛杉磯道奇就是近十年MLB最成功的大聯盟球團,甚至找不到接近的對手。因此,理所當然地,道奇隊今年依然在贏球。即使輸掉最近一個系列賽(主場打守護神隊1勝2負),藍衫軍還是握有40勝25敗、勝率6成15 — 換算整季等同99勝 — 的優異戰績。當然,也沒什麼僥倖成分:得失分差+114在全MLB只落後洋基、場均得分(5.02)和失分(3.26)分區全聯盟第三及第二;所有你能想到的整體團隊成績 — 投手防禦率、FIP、xFIP、WAR值(勝場貢獻數)、野手的進攻產能wRC+和WAR……全都可擠進聯盟前五強。比起道奇得失分差破百,同分區最有威脅性的兩強隊教士、巨人,數值分別僅有+62、+43。看起來還是沒什麼大問題?他們似乎仍是那支戰無不勝的勁旅、不知疲倦的贏球機器……這可是道奇隊!上次勝率不到五成已經是12年前的事。對很多人而言,替一支勝率6成15的球隊感到任何擔憂都很多餘 — 從客觀條件來看,確實大多數球團面臨的問題更多、缺陷更明顯、資源也不比道奇豐沛。話雖如此,藍衫軍本季的前景也絕非一帆風順;甚至可以說,相較於近幾年多數時候的游刃有餘,道奇可能將遭逢更大的隱憂。首先,近期影響最負面的事件,莫過於投打悍將Walker Buehler、Mookie Betts接連受傷倒下。 兩人都早已是聞名球界的資深好手,因此無須贅述,亦可輕易察覺戰力損失多麼顯著。兩人本季加總貢獻4.3WAR(Betts交出3.3勝、Buehler貢獻1勝),Betts更是全隊最兇悍的野手 — 進攻產值148wRC+、17轟、純長打率0.261、3.3WAR皆於隊內獨走;但在上週對戰天使的比賽中,與外野隊友Cody Bellinger相撞傷及肋骨,初步判斷僅輕微斷裂,但目前尚未確認得休戰多久,或許幾週、也可能如總教練Dave Roberts較樂觀的兩週預測。Buehler的狀態顯然更糟,消息指出至少得花10至12週休養受傷的手肘,意即縱使能康復歸隊,也已經是接近季後賽時。同樣的,損失他不可謂不巨大:過去四年,Buehler是全MLB貢獻WAR值第八多的投手、防禦率更是期間聯盟第四低的2.82。但另一方面,無論是因為近年工作量過大、或是與去年夏天之後,MLB開始禁止投手使用外部物質有關,他這季不僅延續了近幾年的下滑趨勢,甚至退步更多。K/9值從職涯前四季的10.3,跌至去年9.2、再跌到本季的8.0;此外,近兩年所有球路均速皆下滑1~2英哩之間;比起上季,今年的四縫線、曲球、切球,平均每分鐘轉速皆少了快200轉;前面兩顆球種的垂直位移量,也都是近年最糟。所以即便Buehler的控球仍是不錯、保送少、滾飛比1.49依舊優異,但他製造的揮空量、以及被重擊的機率,都隨著球威退步而惡化:三振率創新低的同時,被擊出強勁球的比率(41.6%,意即擊球噴速超過95英哩)也比過往每一年都高很多。所以不意外地,整體數據4.02防禦率、3.82FIP、4.21xERA…全是生涯最差。除了Betts及Buehler的傷情,道奇的近況也讓人捏把冷汗。自從5/30~6/1號、在主場被弱旅海盜爆冷橫掃,近18戰竟只拿下7勝11敗 — 此情況若在一開季發生,相信早就出現檢討的文章。
這波低潮帶來的副作用顯而易見,也就是給了教士、巨人兩追兵更多可趁之機。打海盜前夕,道奇勝率突破七成、分別領先前述兩隊3場及7.5場。而且,進階數據網站FanGraphs的預測系統,當時預估有70.4%機率在分區封王、66.4%機率奪下聯盟前二種子(根據MLB今年上路的新版季後賽制,聯盟前兩強可跳過第一輪);但在這波低潮、以及損失了Buehler和Betts後,領先教士和巨人的場次縮水至0.5和3場,分區封王率重挫至53.3%、國聯前二種子機率也大跌至48.8%。不到一個月內,情勢從一片大好變成緊張的五五開。有鑑於此,現在似乎是個不錯的「體檢」時機:Buehler及Betts倒下、近況又明顯下滑的洛杉磯道奇,陷入了什麼樣的危機?陣容現況如何?強在哪裡、隱憂又在何處?誰的表現值得特別讚揚、又是哪些人的狀態較為堪慮?以下,我們依序檢視投手及野手,先從前者談起:先發輪值以成績來看,道奇本季幾乎是由這一左一右投撐起輪值……不!我不是在說Julio Urias和Buehler、更不是五月也因傷只投七局的Clayton Kershaw。我是指……沒錯,Tyler Anderson和Tony Gonsolin。無論聽起來多麼荒謬或難以想像,這兩位確實是截至目前,藍衫軍貢獻最多的投手 — 兩人也分別以1.7和1.5WAR領先全隊。24場出賽、22場先發、16勝0敗、130.1局、三振比保送多四倍、每九局只被敲0.7轟、防禦率2.14、FIP值3.08……這份足以競爭賽揚獎的數據,就是由32歲的Anderson及剛滿28歲的Gonsolin聯手投出。
毫無疑問,兩人足以並稱MLB今年最大的黑馬雙人組。近四年輾轉五隊的Anderson,過往雖稱得上堪用的先發,但也僅限於此 — 生涯98ERA- 及100FIP-,數據都在聯盟均值左右;休賽季封館結束後,道奇悄然地在瘋狂簽約潮中,以一年800萬簽下這名資深左投,幾乎沒引起太多注意。道奇沒餵他什麼仙丹 — 這季Anderson直球均速仍是不起眼的90.6英哩,與往年幾乎無異。不過,
捕魚遊戲
他的四縫線速球比例降到職涯最低(31.6%)、比去年減少5.7%;填補空缺的則是變速球,比例32.2%生涯次高,比上季高出7.6%。這顯然服膺了「好用就多用,難用則少用」的邏輯:近五年,Anderson的速球、變速球揮空率分別為9.4%、17.9%;若被打進場內,對手打者預期wOBA值(xwOBA)分別為0.416、0.313。根據FanGraphs網站的球種價值數據,同期間Anderson的變速球比平均多守下14.2分、速球反而多丟12.2分。變速球看起來是他唯一效率極正面的球種,但直到今年,它才成為Anderson最常丟的球路。搭配位移具上竄效果的速球,使其變速球更難防備;此外,他的切球也逐年進步,被擊出強勁擊球比率,已從前年43.8%、去年28.7%、下修至這季22.2%。 如果說Anderson較顯著的改變源自於配球,自家農場出身、球質本來就頗有威力的Gonsolin,則是控球能力明顯進化。例如,以下是他的兩顆主力變化球 — 滑球和指叉,去年(上圖)、今年(下圖)的進壘分布圖:
最關鍵的改變,顯然是Gonsolin開始能將變化球砸進好球帶 — 去年只有28.9%滑球通過好球帶、這季上升至39.4%;且如圖所示,他過往的許多投球不只沒進好球帶,甚至是大幅偏離:根據Statcast提供的數據,Gonsolin今年的滑球僅有12.8%投進被定義為「waste」、打者鮮少揮棒的區域,既是四年來最低,也比上季一口氣削減9.1%。從上面的熱區圖,亦能看出Gonsolin並非輕易送對手好打的球,他的滑球既能丟進好球帶、且大部分都壓在右打外角低的好球帶邊緣 — 這也是傳統右投滑球最常丟的位置。指叉球的進步看起來沒那麼戲劇化,但從進壘分布仍不難發現,範圍明顯縮窄了 — 失投的高球、偏離好球帶太多的低球都減少了……數據則顯示,他去年有19.1%指叉投進waste區域、這季降回12.4%。差距不可謂不大,因為等同每投100球,就至少多出幾顆有競爭力、可能騙到打者的球路。整體來看,他本季的Zone%(投球通過好球帶比例)來到四年來新高的44.8%,比去年33.1%高出超過一成,甚至也比2020年(43%)還高。而2020年的Gonsolin是狀態正好的版本,他當時防禦率和FIP分別只有2.29、2.31,三振保送比高達6.57。這也難怪,他去年暴衝的保送率(每九局保送5.5次)瞬間回檔,本季BB/9只剩2.8;控球進步也使打者重擊他的機會減少,強勁擊球率27.2%四年來最低。有傷痛史、從來沒在MLB投滿完整賽季,依然讓人擔憂出色的控球狀態能維持多久。然而,縱使兩人皆有下修可能性,但至少到目前為止,他和Anderson技驚四座的數據,仍非空穴來風。另一個投出驚奇、但因傷只出賽三場的左投Andrew Heaney,亦繳出15.1局23三振4保送、防禦率0.59的恐怖成績。同樣只花850萬就簽下,我季前就曾撰文看好他,但還是沒想到道奇的投手改造能力如此誇張。
季初只投兩場就因傷報銷,但在6/19號復出的Heaney,馬上對守護神投出一場5局7三振1保送、只失1分的好球,球速甚至比季初更快。目前沒什麼看壞他的理由。雖然還是小樣本,但過往Contact%(打者揮棒後的擊中球率)未曾低於70%的Heaney,三場比賽交出的數據(62.5%)依然讓人興奮。也如我季前的文章所提,像他這樣的極端飛球型投手,道奇的守備及球場能給予較多支持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過往不丟滑球的Heaney,這季卻一口氣投了佔比超過四成(40.8%)的滑球,速球則維持將近六成;至於曾經的主戰球路曲球、變速,則幾乎不再投了。跟著道奇共創黃金十年的Kershaw,雖然年華老去、因傷缺席也已經是每年例行公事,但還是能在有限的上場時間,交出高效率表現。2.08防禦率、2.62FIP、2.82xFIP、三振保送比6.7、每九局僅被敲0.7轟,連最挑剔的球迷都不知道哪裡可批評。但Buehler倒下後,道奇更需要他維持健康了。被寄予厚往能成為其接班人的年輕左投Urias,也面臨跟Buehler相似的處境:雖然目前依然健康,但生涯最慢的球速(今年直球均速92.8英哩,比去年少1.2英哩)、最糟的挨轟率(HR/9值1.54比生涯平均高1.7倍)、比去年高出1分以上的4.35FIP,都值得擔憂。所幸,在看似運氣不錯的情況下(目前BABIP僅0.230,生涯新低;殘壘率81.9%,職涯最高),Urias還有機會在帳面成績惡化前(目前2.56防禦率),找回原有的狀態。整體來看,即使扣掉Buehler,
線上老虎機
在Urias、Kershaw、Heaney、Anderson、Gonsolin都能健康上場的前提下,這還是一組效率很棒、多數時候是聯盟頂尖的輪值。備胎先發Mitch White(這季3.86防禦率、25.2局27三振)、農場大物新秀Ryan Pepiot固然還未成氣候,但已經是夠奢華的六七號先發。不過,這些人傷痛史普遍豐富,續航力的確仍是疑慮,Buehler倒下後,更意味著容錯空間減少。 牛棚後援光看帳面成績,本季的道奇牛棚是否夠格稱為頂尖,可能有些爭議。防禦率3.41「只能」排全MLB第八 — 去年國聯冠軍戰靠著後援爆發、熄滅道奇反撲氣焰的勇士隊,這季牛棚2.92防禦率、2.9FIP、K/9值10.3的頂級數據,仍是道奇目前所不及的。話雖如此,進階數據仍能彰顯道奇後援的強健體質:只考慮三振、保送、全壘打三項數據的FIP,是全聯盟第四強的3.29;將全壘打數置換為滾地球率的xFIP,更是MLB第二名的3.53。此外,他們也是全美職唯一被強勁擊球率不到三成、0.288xwOBA也進前三強的球隊。為了證明「投手改造王國」的美譽並非虛名,道奇後援的強盛之處,不是靠堆積名牌球星,反而是培養一個又一個「除非是道奇迷不然可能還不知道他是誰」的無名英雄。去年夏天從光芒隊的揮棄名單中撿來的Evan Phillips,這季開始頻繁使用過往不投的切球、而且滑球佔比上升至接近50%,效果也立竿見影:在牛棚第二多的25.2局間,交出K/9值11.2、BB/9值2.8、每九局只被敲0.7轟、2.1防禦率及2.82FIP的數據。過往不曾低於74%的Contact%,這季只剩68.9%。另一位同樣在去年幾乎以零成本撿來的Phil Bickford,成績也還算堪用。
喔,還有Yency Almonte — 另一個在其他隊掙扎多年、加入道奇後,瞬間明白如何使自己的武器發揮殺傷力的投手。本季大幅修正滑球軌跡、捨棄四縫線速球並改用沉球與其搭配,結果這位生涯防禦率逼近5的投手,今年在3A及大聯盟共繳出31.1局44三振、12場MLB出賽防禦率1.13的成績。去年季前從馬林魚交易來的Alex Vesia,同樣沒收穫太多注意,但近兩季60.2局投球,K/9值突破12、防禦率也只有2.67。有時失去控球準星、滾地球率偏低是他的軟肋,不過用來對付左打綽綽有餘。是的,若你平常足夠關注道奇,應可發現Almonte、Vesia、Phillips、Bickford、Justin Bruihl…..這些人都還不是勝利組成員。但攤開數據,他們全是水準之上的可用之兵。這幾位若非還在領底薪的菜鳥、就是當初以小聯盟約簽下……不僅不是什麼昂貴大牌,甚至是根本沒球隊想收、或認為可交易掉。這才是道奇真正可怕、被低估之處:他們就是有能力讓看起來不起眼、沒人認識的「雜魚們」發揮出影響力(但通常容易被忽視),堆積起來成為優秀的團隊深度。不過,與守住勝利最有直接關係的,仍是Brusdar Graterol、Daniel Hudson、Craig Kimbrel三人組。但也是因為Hudson之外的兩人,本季狀態似乎有些起伏、加上Hudson也已經35歲,勝利組的前景引起一些擔憂。確實,在休賽季放走Kenley Jansen、Joe Kelly等後援悍將、且近三年替球隊投出2.50防禦率的Blake Treinen,這季只投三局就報銷的情況下,藍衫軍後段局數更沒有容錯空間。Hudson應該是眼下多數道奇球迷認定的牛棚MVP — 季前僅以一年7M簽下,目前卻已回報2.35防禦率、2.09FIP、2.47xFIP的火燙表現。
即使年齡增長,但Hudson的控球有越來越穩定之趨勢,2015~2020年不曾低於3.3次的每九局保送數,先在去年降到2.8次、本季更只剩2次。此外,Contact%更是連三年下降(近四季分別為79.9%、73.2%、69.6%、67.2%),直球均速則延續去年創下的高峰,維持在97英哩。此外,道奇也讓他丟出42.3%滑球、寫下職涯單季新高,速球比例49.1%則是近五年最低,比上季砍了將近兩成。專心丟這兩顆擅長的球路、不濫用速球、加上控球進化 — 打開他近年的進壘熱區圖,可發現這季的速球更穩定控在右打者內角高、滑球則是偏高失投減少 — 都使Hudson更難對付。相較之下,終結者Kimbrel的狀態引起更多討論:0勝3敗、4.71防禦率……看起來不是什麼好兆頭。考量他是球隊在休賽季的重要補強 — 送出強打外野手A.J.Pollock(過去兩季135wRC+)才換到他,不禁讓人質疑,若當初留下Jansen(今年年薪16M),是否比找來薪資大同小異的Kimbrel(17M)理想。但另一方面,後者的進階數據 — 2.32FIP、2.95FIP、2.86xERA看起來都不差;保送雖然有些多,但保送率(11.3%)在近五季只略高於去年;他每九局仍能三振14人以上、Contact%還是優質的67.6%。運氣差可能也是事實,我們或許得多給他一些時間。
Graterol的評價可能更兩極。他的百英哩伸卡球是製造滾地、或迫使打者敲出無效擊球的大殺器,近兩年滾飛比都超過2。另外,被擊球噴速、強勁擊球率、打者擊球後的xwOBA,
奧林匹斯
全都名列聯盟前茅。但副作用也很明顯:一方面這種球路不算好控、他也不是控球好的投手,故每九局得保送超過三人;另一方面,他的伸卡和滑球都缺乏製造揮空的能力,近兩季K/9也都不到7.8。這就表示他很依賴守備及對手沒打好,因此壘上有人時(守備者必須顧壘包),Graterol的投球更讓人捏把冷汗。這也是他目前防禦率/FIP/xFIP全都不低於3.5的原因。但整體來說,這依舊是很不賴的牛棚 — 當你最需要擔憂的後援,竟是K/9值還可以破14的Kimbrel、或是不管怎樣,百英哩伸卡球依然連發的Graterol,那這支球隊顯然已經做對了很多事。只不過,教士和巨人緊追不捨的情況下,若只是優秀當然不夠,球迷期望的勢必是頂尖……從這角度來看,若Tommy Kahnle或Trenien等人,無法順利在季後賽、甚至交易大限前回歸,是否要從市場上尋找比Graterol明顯更好的幫手,還是很值得討論。 打擊/守備如果說Buehler缺陣,還能用一貫以來驚人的投手深度掩蓋、或至少將影響壓到最低,那麼打線若少了Betts,可能就是無法承受之重了。光看賽季數據,很難說道奇野手有什麼大麻煩 — 畢竟這仍是一支勝率六成以上的強隊;團隊進攻產值112wRC+,排行MLB第六、在國聯只略輸大都會。然而,在近18戰的低潮中,打擊就是最大戰犯:進攻三圍0.231/0.302/0.392,wRC+竟只剩98、同期間只贏九隊。相較於WAR值仍排在第六的投手群,野手這段時間的WAR則是聯盟第18。而且比起投手陣容還算整齊,打線的隱患確實明顯得多。先講發揮大致正常、可批評之處較少的部分 — 例如Betts、Freddie Freeman和Trea Turner這組全MLB最頂尖的前段棒次。三人進攻效率皆優異,wRC+分別有148、135、134。他們也是全隊唯三WAR值大於兩勝的選手。Turner經歷去年季後賽的悲劇表現後(53打席、0.5OPS),本季成績也稍不如過去兩年(147wRC+),但仍高於生涯平均(124wRC+)。考量他在壘間仍有驚人破壞力、鎮守游擊大關、打擊率還是高於三成(過去兩季0.330確實有下修空間),貢獻度依然無可挑剔。Betts也是拿出自2018年MVP賽季以來最優的攻守數據。
Freeman的狀態比較耐人尋味:與過去四年wRC+三次介於135~140的績效相比,這季的成績絕對在可接受範圍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純長打率(0.165)是職涯13季最低、保送率也比過去三年下降2%(雖然11.3%還是不錯)。更重要的是,將近300打席才打6轟,比2019~2021年的速率(每300打席14.9轟)緩慢很多。當然,整體數據還是出色 — 若以現在的貢獻換算整季,Freeman仍有5.7WAR的高檔產值。只不過,道奇之所以願意在季前,用六年162M的昂貴代價簽下他,應該是期盼他能扮演「大掃把」、提升團隊長程火力上限的角色。某些Freeman可能被忽視的罩門、或被錯誤評價之處,值得另開文章討論。但眼下顯然不缺比他更值得檢討的人。事實上,Betts受傷之前,道奇就已經越來越常感受到,過了前三棒之後不時出現的打擊斷層……而這個斷層,主要源自於Max Muncy、Justin Turner、Cody Bellinger陷入大低潮,加上Will Smith亮眼的擊球內容,也尚未反映至成績,本來引以為傲的殘暴中心打線,現在卻是看天吃飯。其中崩跌最慘的大概是Muncy — 過去四年138wRC+、可排進前15名的強大火力,
bet365
這季只剩83wRC+。去年與本季wRC+差距(-57)更是聯盟第七慘。今年邁入37歲的Turner,看起來也終究被年紀追上了:本季僅打出78wRC+,與過往又穩又強的成績(過去三年分別有131、138、127wRC+)相差甚遠。兩人去年加總貢獻9.1WAR,這季截至目前卻只擠出可憐的0.2WAR。不過,比起直到去年都還有高檔輸出的Muncy、Turner,Bellinger早就是「不期不待不受傷害」的最佳代名詞。近三年合計僅有79wRC+、0.651OPS,說明曾受過嚴重肩傷的Bellinger,已經不再是昔日的當紅炸子雞。雖然wRC+從上一季悲劇的48、「反彈」到今年91,但保送率、三振率仍持續惡化,刷新職涯最差成績,後者更突破三成;近兩年壞球追打率,
皇家電子
也從巔峰時期不到25%,上升至三成以上。 所幸也不是只有壞消息 — 四年級生Smith這季118wRC+,雖然已經是「生涯新低」,但一方面以捕手來說仍然頂級,另一方面他的進階數據似乎更優。被三振率(15.8%)四年來最低、保送率(13%)也高於近三季平均;此外,0.404xwOBA幾乎貼齊2020年巔峰水準(0.407xwOBA),而那季他打出的wRC+高達161。Statcast根據擊球仰角、噴速,推估的預期長打率,顯示Smith的實質內容(0.576xSLG)遠優於帳面數據(0.416SLG)。與他同年登上MLB、同樣被寄予厚望的年輕小將Gavin Lux,雖然長打率不到四成仍有進步空間,但今年也有117wRC+的不俗火力。另外,Chris Taylor的115wRC+看起來也不差、Austin Barnes破百wRC+以一名防守見長的替補捕手而言,亦是綽綽有餘、92打席便敲出7轟的Edwin Rios,效率也是不差……每棒都具備一定程度威脅力,這也是道奇隊的建軍特色。話雖如此,近一個月的低潮仍暴露了許多問題。首先,理應扛起清壘重任的兩管槍砲Turner、Muncy,突然變成連平均值都摸不到邊的出局製造機,差距實在太難忽視。Bellinger持續劣化的揮棒紀律、以及長程火力越來越確定回不去,也使其成為雞肋般的存在,打擊數據頂多在平均上下游移。
而雖然我們可期待Smith反彈,但Statcast的數據同樣警示,Taylor、Rios、Barnes、Lux等人的進階打擊內容,頂多只能算不差。Taylor目前被三振率高達33.8%,高於他過往的任何一季。以幾乎所有位置都能防的工具人而言,他的打擊還是不錯,但也不應該期待此君能扛下半邊天。Lux這季的成長應該給予肯定,對一個生涯前三季僅有86wRC+、還在繳學費的年輕人來講,本季首度突破八成的Contact%和四年來最低的被三振率,已經相當成功。但缺乏長打產出還是硬傷 — 今年滾飛比1.45仍偏高、擊球噴速86.5英哩也太平庸。然而,稍微有長打期待的Rios,本季被三振率逼近四成、整個生涯也高達32%,
金旺5298
並非能夠每天先發的料。再加上前述所提,Freeman今年長打產能顯著下滑、T.Turner本來就不以長打見長,Betts受傷後的道奇隊,罩門在哪裡突然變得很明顯了。也許情況會好轉 — Betts可能不會缺陣太久、Freeman和Smith的進階數據都顯示,長打方面應該仍有反彈空間、Taylor和Bellinger甚至是Rios三振太多的確無可辯駁,但長打仍是偶有佳作。也或許Muncy或J.Turner不會一直低迷下去…… 但情況還是不容樂觀。假如Betts復原狀況不如預期,道奇隊能否有效率地清壘(意味著必須有足夠的長打產能),就是很值得觀察的未知數。藍衫軍的上壘、選球、串聯攻勢…等能力,依舊是有目共睹 — 打線本季被保送率10.4%、壞球追打率24.3%、上壘率3成28,分別排MLB第一、第一、第三。純長打率0.172其實也可排到第五,但依舊輸頂尖隊伍一些 — 同樣以勇士隊為例,即使上壘率僅3成14、wRC+也低於道奇(108比112),但靠著國聯榜首的0.194純長打率,總得分只落後道奇9分。若只看近18戰,道奇的純長打率更只排聯盟第14。守備部分看似問題不大,今年整隊的進階守備成績(+23DRS、+1.6UZR),大致排在聯盟前段或中段。但如同最近一場輸給守護神的比賽所顯示,少了Betts的道奇隊,並非只損失他的打擊: 如果是Betts能不能守下這球?或許不好說,但Eddy Alvarez — 當天取代Betts上場的外野手,目前15打數僅3支一壘安打 — 確定是沒有辦法。這場比賽在攻守方面 — 打線慘遭今年受球速及轉速下降所苦的Shane Bieber三振了九次、只拿一分 — 都明確呈現了一項事實:即使強如道奇,都還是有明顯的罩門,尤其少了Betts及Buehler之後,教士及巨人完全有能耐「趁你虛、要你命」。如果Muncy、Turner等陷入大低潮的資深球員再不回神,藍衫軍的處境恐怕比想像中兇險。但兩人真能谷底反彈嗎?隨著打席突破200,Muncy的1成53打擊率、1成17純長打率,看起來越來越不像單純運氣不好。去年季末在守備接球時,被跑者撞傷手的陰霾,現在看起來仍未散去,前陣子也才因為此傷復發,而躺回傷兵名單。雖然保送率相當驚人(20%,生涯新高),但出棒率低到僅有34.5%、再加上擊球成績低迷不振,不禁讓人懷疑真的是帶傷打球。Turner的0.326xwOBA、88.6英哩擊球噴速、以及其他全面創下職涯最糟的進階數據,也顯示比起「運氣不好」這個解釋,老化及傷痛實實在在影響他的發揮,是更有可能的解釋。
也因此,接下來道奇隊或許得思考變革可能性。農場大物Jacob Amaya、Miguel Vargas等人早已磨刀霍霍,也都在3A展現不錯的狀態;眼下,道奇則是先拉上較資深、本季成績出色的Alvarez(139wRC+)及Zach McKinstry(124wRC+)測試能耐。另外,稍早也換來今年效力於教士、老虎3A的31歲右打外野手Trayce Thompson。此君這季刷出7成21長打率、41戰敲出17轟的數據,完全能夠想像找他來的理由 — 在Betts受傷期間,與Bellinger、Alvarez、McKinstry等左打外野手相互搭配,處理左投的同時,提供球隊目前最缺的長打。然而,無論是欠缺經驗的菜鳥、或本季破繭而出的資深浪人,都不會是另一個Betts。倘若道奇隊近期的打擊低潮持續下去,尋找更有力的外援、發動更大的陣容變革,絕對得列入考慮選項中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圖片來源:from Google 想找其他朋友陪你一起討論MLB 、希望認識更多棒球同好嗎?那麼,我在這邊向各位喜愛棒球的讀者分享一個臉書棒球社團:MLB球迷交流園地!如果您隨時想找人一起聊美國職棒、談棒球卻苦無對象,那加入這裡將會是個好選擇!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,